河南新县新县在共和国十大开国“将军县”中居第六位,这里共走出了43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。担任过共和国雄师区司令员职务的,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占近二分之一。解放军实行11雄师区体制时,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曾担任过北京军区、南京军区、沈阳军区、兰州军区、广州军区等五个雄师区的司令员职务。
新县籍开国将军中,名气最大的应该是开国上将许世友,职务最高者则是开国少将李德生,曾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委员会副主席。1916年4月,李德生出生于河南省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
1928年6月,红军解放了李德生的家乡,12岁的李德生当上了童子团团长。1930年2月,年仅14岁的李德生到场了红军,16岁时成了一名庆幸的共产党员。
李德生先后在鄂豫皖、川陕革命凭据地红一军、红四军任战士、通信员、传令兵、班长、连政治指导员、交通队党支部书记,身经百战,百炼成钢。1933年,在“反六路围攻”中,李德生冲锋在前,效果身负重伤,住进了红军医院。在医院里,不少伤员生病后心情比力降低,不爱学习。
他没有沮丧,反把住院当成学习的时机,找来红军读本细读,今后养成了爱念书的习惯。抗战时期,李德生历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排长、连长、副营长、营长和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,先后到场了夜袭阳明堡机场、响堂铺、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战斗和破坏日军大规模“扫荡”的数百次战役战斗。
在著名的响堂铺伏击战中,李德生本是通讯连连长,暂时抽去与特务连阻击日军。在战斗中,特务连连长身负重伤,团长寿令他改任特务连长。
他领导战士们硬是把日军堵在伏击圈内、死活打出不去,从而保证了主力全歼日军。此战如果没有他堵住口子,日军很可能突围出去,全歼成为半歼。李德生征战一生,最自得之战就是1942年5月他当营长时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。
其时他带着一个营原来卖力警戒团部,厥后八路军总部来了,暂时改为守卫总部。此战中,日军是一个师团——第36师团,而李德生说是一个营,实际上就只有两个连。
双方对阵,打了一天恶仗,晚上总部突围出去了,李德生和战士们却让日军围住了。最后,他竟然带着两个连巧妙突破日军的困绕圈,乐成突围。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本以为李德生他们全都牺牲了,见着李德生大为惊讶,说:“你是接触的好料子。
”马坊战斗也令李德生终身难忘。马坊镇位于山西省昔阳、温顺、寿阳三县接壤处,此战发生于1945年3月间。时任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30团团长李德生领导82名战士,冒着大雪去拔鬼子的马坊据点。在战斗中,他们和日军打起了肉搏战。
日军小队长铃木和李德生拼起了战刀,效果,被李德生砍伤后活捉。此战,被延安《解放日报》称为“典型的扑灭战”。李德生厥后提及此事,很实在地说:“我和鬼子面临面甩大刀片子,也只有这一次。
”一次,就很了不起了!解放战争时期,李德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、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7旅旅长,率部到场了陇海、定陶、滑县、豫北、鲁西南等战役,以及千里跃进大别山重建革命凭据地的艰辛斗争。在襄樊战役中,他靠前指挥,巧用奇兵,“刀劈三关”,夺取了琵琶山、真武山、铁佛寺三道关口,一举破城,活捉敌中将绥靖区司令官康泽,被记大功一次。后到场淮海战役,率部一连9天急行军,协同其他队伍形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合围,并担任主攻,鏖战两天一夜,攻占了双堆集东侧敌焦点阵地,为全歼黄维兵团和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孝敬。李德生在襄樊战役后留影这一时期,李德生的顶头上司就是时任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的王近山。
王近山其时麾下有三大猛将,那就是16旅旅长尤太忠、17旅旅长李德生、18旅旅长肖永银。此三人,都是河南信阳人。李德生和肖永银都是新县的,尤太忠是光山县的。李德生与尤太忠厥后成了后代亲家。
李德生接触,确实是一把妙手。王近山曾这样评价李德生:“接触很硬,不怕苦,任务交给他,他就像老牛顶架,缩不回来。”1949年2月,李德生任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12军(由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改编而成)35师师长。
4月,李德生率部乐成攻占了敌长江防线铁板洲阵地,夺取了渡江跳板。随后到场了渡江作战、千里追击和进军大西南。
1951年3月,李德生到场了抗美援朝战争,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师长、副军长、第一副军长兼顾问长,先后率部到场了第五次战役、金城以南地域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。在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,李德生衔命统一指挥在前线作战的第12军、15军所属队伍,击退敌人数百次猛烈进攻,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。李德生率部接替上甘岭防务后,王近山对政委杜义德说:“李德生上去了,我就可以睡大觉了。
”可见王近山对李德生的评价之高!这里增补一个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:1978年5月10日,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,终年才63岁。临终前,昏厥状态中的王近山还用微弱的声音问道:“敌人打到那里了?我们谁在那里?”儿子王少锋回覆说:“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!”王近山欣慰地说:“李德生上去了,我就可以放心睡一觉了。
”从朝鲜战场回国后,李德生于1954年4月起任陆军第12军军长。他努力探索队伍建设的特点和纪律,注重发现、造就、推广、运用先进典型,总结缔造了“郭兴福教学法”,获得毛主席、叶剑英等向导人的高度评价和充实肯定,并迅速在全军推广,由此掀起了大练兵、大交锋热潮。1955年,李德生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。
1968年之后,李德生担任了安徽省军区司令员、南京军区副司令员、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等职务,1969年4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、任中央军委委员,1970年4月。
本文来源: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-www.sszapp.com